发布日期:2024-06-15 15:58 点击次数:117
这盏陶制油灯是公元 1 世纪上半叶在塞浦路斯制作的。铁饼上刻有犀牛用角抛掷大猫的图案。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知识共享这些远征大多以军事行动开始,而最后一次可能是为了贸易关系而发起的。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哲学教授马里斯特学院
引言公元前 19 年至公元前 90 年间,罗马探险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了探索,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找到有价值的贸易商品的来源地,并建立将这些商品运往北非沿海港口的路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土著部落和王国之间的冲突而造成的贸易中断。这些远征大多以军事行动开始,而最后一次可能是为了贸易关系而发起的,但所有这些远征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扩大罗马在非洲的存在,并找到最有价值的贸易商品的来源。罗马已经与非洲的一些王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梅罗(Meroe),梅罗的商人将内陆的贸易货物运往北非海岸的三大罗马中心--莱普提斯麦格纳(Leptis Magna)、埃亚(Oea)和萨布拉塔(Sabratha)--但是,对更多货物和直接获取货物的渴望促使罗马人远征撒哈拉以南地区。这五次远征分别是:科尼利厄斯-巴尔布斯--公元前 19 年 Suetonius Paulinus保利努斯 - 公元 41 年 塞普蒂米乌斯-弗拉库斯(Septimius Flaccus)--公元 50 年 Valerius Festus - 公元 70 年 朱利叶斯-马特努斯(Julius Maternus)--公元 90 年这些远征使罗马人直接接触到他们从未见过的部落,促成了跨文化交流、罗马商品输入非洲以及非洲商品出口到更大的地中海文明。尽管公元前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欧洲学者大肆宣扬罗马人对撒哈拉以南非洲 “土著 ”的 “文明化 ”影响,但现代学术研究清楚地表明,与罗马人交往的人们已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事实上,关于罗马远征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的影响,学者们仍在争论不休。
柏柏尔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的贸易约公元前 332 年,腓尼基人建立迦太基时,非洲不同王国和部落之间的贸易已经发展成熟。几个世纪以来,非洲商人一直在使用陆上贸易路线、连接点和海港,迦太基人在北非站稳脚跟后,为其中心城市和该地区其他城市的财富、声望和权力做出了贡献。该地区的半游牧或游牧柏柏尔部落已经在北非海岸建立了贸易中心,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并可能将货物出口到其他地方。迦太基人后来接管并开发了这些规模不大的遗址。柏柏尔人如何以及与谁在非洲以外的地方进行贸易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贸易已经建立,因为迦太基人只是接管了柏柏尔人早期的商业联系。学者 R. Oliver 和 J. D. Fage 评论道:
由于腓尼基人能够迅速开发任何贸易机会,而且他们的商业技能又以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后盾,因此即使是最小的沿海定居点也往往会成为当地的大都会,柏柏尔部落的人可以在这里获得一些关于更有秩序、更安定的生活方式的知识。(54)
迦太基人有意通过向柏柏尔人介绍城市生活和文化来 “文明化 ”柏柏尔人,他们似乎达到了目的,因为柏柏尔商人已成为北非主要迦太基城市的主要贸易对象。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64-241 年)后,迦太基落入罗马之手,罗马成为地中海超级大国,取代了迦太基,占领了他们的北非贸易中心,并将其改造成著名的特里波利塔尼亚地区(“三城地区”),指的是莱普蒂斯麦格纳、Oea(现代的黎波里)和萨布拉塔。
Leptis Magna 的古罗马广场/维托尔德-雷卡(Witold Ryka)拍摄,维基共享资源公元前 30 年,克里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约公元前 69-30 年)去世后,罗马占领了埃及,并将其纳入北非版图。随后,罗马埃及成为帝国的 “粮仓”,通过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城市的贸易补充了对罗马的粮食供应。学者约翰-瑞德(John Reader)评论了罗马对北非贸易的依赖:
当时,罗马的人口接近 100 万......如此庞大的城市社区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必须有一个广泛的农业系统,特别是粮食作物,它们产量高,相对容易运输和储存,以备将来使用......罗马及其周边地区每年消耗 32 万吨玉米--每天近 1000 吨--其中 60% 以上(20 万吨)通过海运来自罗马的北非殖民地,另外 10 万吨仅来自埃及的麦田。罗马对谷物的巨大而持续的需求,每年至少有 800 艘载重量高达 1000 吨或更多的船只横跨地中海。(201-202)
远征科尼利厄斯-巴尔布斯--公元 前19 年约公元前 19 年,卢修斯-科尼利厄斯-巴尔布斯(Lucius Cornelius Balbus,约公元前 1 世纪)担任非洲总督,当时奥古斯都-凯撒命令他镇压加拉曼特人,因为他们以某种方式干扰了罗马在利比亚费赞地区的利益。巴尔布斯率领一万名军团从萨布拉塔出发,攻打柏柏尔部落,并将其征服。之后,也许是出于自愿,也许是奉命行事,巴尔布斯又派了一些人前去探索位于撒哈拉中部霍加尔山脉另一侧的 “狮子之地”。巴尔布斯的部下返回时报告说,有一大片水域现在被认为是尼日尔河,在该地区还发现了罗马钱币和其他文物,支持巴尔布斯的部下翻山越岭探索该地区的说法。然而,Timothy Insoll 教授等人对这一证据提出了质疑,理由是巴尔布斯只担任了一年的总督,没有时间对加拉曼特人发动战争,也没有时间延长在该地区的逗留时间以进一步探索该地区(Insoll,211)。Insoll 还称,没有证据表明罗马人曾在这一地区进行过探索。然而,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公元前 23-79 年)在他的《自然史》中详细描述了巴尔布斯的探险,他认为正是由于巴尔布斯手下的报告,阿格里帕才得以修改罗马的非洲地图,使其更加准确(《自然史》,VI.209)。事实上,在该地区发现的罗马文物可追溯到巴尔布斯远征时期,但普林尼的这段话显然指的是巴尔布斯对加拉曼特人的战役,而不是任何进一步的探索。即便如此,考虑到实物证据以及后来的探险活动似乎对第一次探险有所了解,普林尼对巴尔布斯探险的描述很可能是准确的。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Suetonius Paulinus)--公元 41 年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Gaius Suetonius Paulinus,约公元 1 世纪)于公元 41 年被任命为毛雷塔尼亚总督,当时柏柏尔自由民艾德蒙(Aedemon)发动叛乱(约公元 40-44 年),成为柏柏尔人反抗罗马占领的广泛叛乱。保利努斯和将军格奈乌斯-霍西迪乌斯-盖塔(Gnaeus Hosidius Geta,约公元 20 年-约公元 95 年)最终平定了叛乱,柏柏尔人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一些城市被摧毁或部分摧毁。
罗马浴场(Bath)露台上的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Gaius Suetonius Paulinus)雕像。露台两侧是罗马不列颠总督、罗马皇帝和军事领袖的雕像。这些雕像可追溯到公元 1894 年。/ 照片由 Ad Meskens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在公元 41 年的这场战役中,保利努斯率领他的部下翻越了毛里塔尼亚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根据普林尼的说法(V.14),他经过十天的行军到达了山顶,然后向下穿过平原,沿着一条被称为格尔河(Ger)的河流以及达拉斯河(Daras River,今塞内加尔河)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距离的探索。罗马人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证据来自于在当地发现的文物和钱币,其中许多文物和钱币就在 Akjoujt 市及其周边地区。
普林尼声称,保利努斯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被称为 euphorbia 的植物,这种植物早先被努米底亚和毛利塔尼亚国王朱巴二世(公元前 30-25 年)认定为一种有效的泻药,但关于这次远征的其他细节却很少提及。保利努斯后来因在公元 60/61 年平定不列颠的布迪卡起义而闻名,这次胜利使他在非洲探险中的任何报道都黯然失色。 塞普蒂米乌斯-弗拉库斯--公元 50 年公元 50 年,塞普蒂米乌斯-弗拉库斯(Septimius Flaccus)率领一支远征军从莱普蒂斯麦格纳出发,打击一个 “叛乱部落”,该部落破坏了加拉曼特人控制地区的贸易(因此很可能是加拉曼特人,但这一点并不清楚)。弗拉库斯(Flaccus)是谁也同样不清楚,因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军团,而且此前也没有提到过他。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学家托勒密(公元 100-166 年)根据较早的资料来源(提尔的马里努斯,公元 107-115 年)撰写了弗拉库斯远征的记载,他弄错了弗拉库斯的名字,或者省略了他认为不必要的信息。不过,弗拉库斯肯定有一定的军事背景,才能指挥一支部队,并成功地领导他们对抗南部地区的任何一群人。
这枚罗马四角硬币是多米蒂安统治时期铸造的,时间在公元 84-90 年之间,正面图案是一只双角犀牛。这枚硬币是为了纪念双角犀牛首次出现在斗兽场,引起了多米蒂安皇帝的兴趣。这枚硬币现存于私人收藏或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等博物馆。/古典钱币小组,维基共享资源根据托勒密的记载,这些人对Leptis Magna进行了一系列袭击,破坏了贸易,扰乱了和平。随后,他翻越提贝斯提山脉,进入阿吉辛巴(Agisymba)地区,该地区位于一个被称为 “河马和犀牛之湖 ”的大水域以北,现已确定为乍得湖。弗拉库斯探险队是第一支与该地区居民进行长时间交流的探险队,但没有关于交流内容的详细信息。学者们一致认为阿吉森巴在乍得湖的北面,但由于当时乍得湖的面积要大得多,因此阿吉森巴的确切位置、面积以及居住在那里的人都不得而知。据推测,它是由加拉曼特人控制的。 瓦莱里乌斯-费斯图斯--公元 70 年盖乌斯-瓦莱里乌斯-费斯图斯(Gaius Valerius Festus,除西元 70 年外,其他时间不详)是奥古斯都第三军团(Legio III Augustus)的统帅,在西元 70 年率领军团攻打加拉曼特人。费斯图斯(据历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公元前 56-117 年)向加拉曼特人进军,击败了他们,然后沿着巴尔布斯之前的路线探索尼日尔河下游地区。费斯图斯在西元 69 年,即四帝之年(罗马的四位皇帝接连执政,以韦斯帕先(Vespasian,西元 69-79 年)结束)宣布韦斯帕先为皇帝,并已在非洲指挥军团。没有文献记载韦斯帕先的命令,但作为皇帝的支持者之一,费斯图斯在征服该部落后可能会被允许继续前行,或者,他可能只是为了解决贸易问题而主动前行。学者拉斐尔-约尔德(Raffael Joorde)指出,在塔西佗撰写《历史》(约公元 109 年)时,加拉曼特人仍未被征服。因此,无论冲突的性质如何,它似乎要么是以巴尔布斯在战役后签订的和平条约为基础而结束的,要么是费斯图斯的举措只是针对加拉曼特地区的部落或犯罪分子,而加拉曼特国王应该会同意镇压这些人,因为费斯图斯在进一步的旅行中似乎得到了国王的支持,最终他来到了马里地区的廷巴克图城。可能是费斯图斯,而不是弗拉库斯(经常被引用),在该地区留下了奥古斯都第三军团的驻军。 朱利叶斯-马特努斯(Julius Maternus)--公元 90 年无论费斯图斯与加拉曼特人达成了什么协议,二十年后,当朱利叶斯-马特努斯率领一支远征军进入他们的领地时,他们似乎与罗马保持了友好关系。正如约尔德(Joorde)所指出的,有关这次远征的资料来源存在问题,即不清楚马特努斯是谁,也不清楚他担任什么职务--外交官、商人还是军事指挥官。在马特努斯远征之前或之后都没有提到过他,而远征本身的细节似乎支持这三种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种。马特努斯与加拉曼特国王同行,因此,作为外交官,他可以建立更好的政治关系;作为商人,他可以建立更好的贸易关系;作为将军,他可以帮助国王镇压叛乱的臣民--这对他们双方都有好处。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马特努斯的成功似乎都是建立在他之前的探险队的报告之上的。与弗拉库斯一样,他穿越--或至少沿着--提贝斯提山脉,探索了阿吉辛巴,并与费斯图斯和巴尔布斯一样,探索了尼日尔河周边地区。
这幅航拍图显示的是杰尔马遗址,在古代被称为加拉马。加拉马曾是强大的加拉曼特王国的首都,该王国于公元前 500 年左右在利比亚东南部地区崛起,在公元前 8 世纪衰落之前一直是地区强国。/ 图片由 Toby Savage 提供,创作共用协议托勒密认为马特纳斯的远征完全是为了盈利,并将他描述成一个对内陆货物感兴趣的商人,这些货物无需加拉曼特人或其他商人的 “中间商 ”就能运到的黎波里塔尼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与早期探险的目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寻找黄金和其他珍贵贸易物品的来源,罗马人可以不必理会土著商人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冲突。
结论 罗马人也曾计划并可能实施过海上远征,但罗马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的航运业并不那么有利可图,也不值得冒险。公元 1 世纪的航海手册 Periplus Maris Erythraei(《埃里希拉海环游》)贬低了与该地区海上贸易的价值,并认为在其他地方可以赚到更多的钱。John Reader 评论道:#深度好文计划#
在一部约 7000 字的作品中,《Periplus》的作者仅用了四段、450 字来描述非洲之角以外的广大地区。其中列出了一些地标、几个港口和一个贸易港口--拉普塔(Rhapta)--据说它就在今天的达累斯萨拉姆附近,但从未发现该港口的任何证据。对非洲[海上贸易]缺乏兴趣可能是由于无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装备并完成东非海岸的返航。(203)
相反,罗马与北非之间的海上航行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因此利润更为丰厚,而且对投资者和船员来说都更为安全。虽然没有明确的文件说明陆路探险的原因,但根据军事行动的性质和罗马人对非洲货物的依赖程度,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探险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罗马对贵重货物的控制,并建立直接通往非洲内陆的贸易路线,而不涉及任何实际的非洲人参与交易。毫无疑问,探索海上航线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从未有人提到过罗马商人将货物从内陆运到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因此,这些探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这是他们的目的的话--不得而知。不过,罗马人显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交流--这不仅体现在古代报告中,也体现在该地区的实物证据中--尽管这种交流的深度和意义仍存在争议。